首页 >> 新闻资讯
  • 德国百年钢琴品牌
  • 始创于1840年,历经170余年
  • 世界一百强钢琴制造商
  • 最专业的钢琴售后服务机构
  • 一年包退换,三年包修,五十年保修
  • 免费提供琴行经营系统,专业人士指导,让您实现致富梦。

哈罗德这篇文章介绍了肖邦的教学之道

时间:2022-03-31 来源:哈罗德

伟大的波兰钢琴家肖邦不仅是一位天才的演奏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教育家。他从事教学20余年,培养了许多当时非常著名的钢琴家。


 

 

 



肖邦要求他的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和音乐艺术,他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种经过充分思考的学习与练习体系。肖邦非常喜欢克拉莫,克列门蒂,莫舍列斯的练习曲,他认为这些作品对于训练指触清晰,准确,流畅,均匀是十分有益的。肖邦对车尔尼练习曲的单纯技术练习并不推崇,他更喜欢克拉莫和克列门蒂练习曲中那种既有技术训练又有音乐价值的完美和统一。他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练习:快的和慢的、强和弱、跳音和连音、附点节奏等等。


 



关于手指的训练,肖邦认为花费许多时间进行机械的练习是得不偿失的。练习曲和高难乐句必要的重复练习是为了技术技巧的发展,但必须是在注意力集中控制听觉器官的条件下把它减少到合理的最低限度。他让自己的学生每天练琴不要超过3小时,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用脑去思考怎样去练琴。他是这样准备自己的音乐会的:“两个星期闭门不出弹巴赫的作品”。


 

 



肖邦对手指伸张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视,为此,他编了专门的练习曲来练习,如练习曲Op.10之1和11}他让自己的学生每天早上用很慢的速度练习Op.10之1,他认为这样做可以使手指得到扩展,将来演奏琶音会像天衣无缝一样流畅。

他的学生曾这样评价:“他那双灵活的,真正的演奏家的手能够演奏任何和弦和任何长度的琶音,而别人要做到他那样的演奏是极为困难的。他的关于发展手、手指及整个手掌的灵活性与敏锐性的学说,使他在战胜困难的乐句及演奏远距离和弦的方法上获得了成功”。特别是他独创了在黑键上使用1,5指的新指法,堪称钢琴演奏法上的一次革命。


 

 



肖邦的教学曲目极为广泛,其中包括亨德尔、斯卡拉蒂、莫扎特、克列门蒂、杜舍克、菲尔德、洪梅尔、里斯、贝多芬、威伯、莫舍列斯、门德尔松、吉勒尔、舒伯特以及他自己的作品。

 

 

 

 



肖邦认为巴赫的赋格和洪梅尔的乐曲是掌握钢琴演奏技术的关键。在肖邦的写字台仁放着巴赫作品集,并亲自对巴黎的版本做了校订。他让学生学习巴赫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们了解复调音乐的理论并掌握分辨各种声音的能力。

肖邦认为巴赫在为古钢琴写的乐曲中曾是显露出一种意图(这一点与肖邦相似),就是力求用乐器来歌唱,力求演奏的连贯及声音色彩的多样性他建议自己的学生要经常研究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认为这是成为演奏家的最好途径。

 



 

 

 



除了巴赫之外,莫扎特是肖邦最喜欢的作曲家。他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才能永远是天才水平的;他甚至要求在他死后下葬时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他在给学生的一封信中称莫扎特是“我们的大师,伟大的创造者”。

肖邦对洪梅尔的作品有极大的偏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艺术风格和钢琴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他把洪梅尔与莫扎特和贝多芬相提并论并十分愿意把洪梅尔的作品教给学生。他还非常喜欢同时代的钢琴家、教育家和作曲家莫舍列斯。肖邦不止一次地与莫舍列斯同台演出四手联弹,并把其作品列人白己的教学曲目。肖邦对菲尔德的夜曲有偏爱,并时常在演奏时即兴做一些十分华丽的装饰。他要求学生们应从菲尔德的作品中了解、喜爱并掌握漂亮的、轻柔的、歌唱的声音及连音。


 

 



从肖邦的教学曲目中可以看得出这位波兰作曲家对于同时代作曲家作品的取舍,取决于他们对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态度,在创作卜既不落俗套,也不允许浪漫到极限,这就是他的思想和原则。

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教育家,他把教师的责任看得很重。他力求使他的学生热爱和理解音乐,要求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音乐艺术。他劝他们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弹合奏,弹四手联弹,要求他们常听音乐,包括好的歌唱家的演唱。他既关心他们的技艺,也关心他们的心脑。

肖邦的英年早逝,给钢琴艺术的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否则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钢琴作品,培养更多的钢琴家。尽管如此,肖邦花费毕生精力创立的钢琴艺术的新学派极大地丰富了钢琴艺术宝库,为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肖邦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导读:肖邦钢琴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旋律独具特色。他的钢琴音乐非常富于歌唱性,精美的旋律比比皆是,这是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他通过力度的层次安排及乐句的松弛控制,通过把手指沉到琴键里面的弹奏技巧,使钢琴真正地表现出了一种像弦乐乐器或人声一样具有呼吸的良好“歌唱”能力,即把声乐性的旋律自由地转化为器乐旋律,形成了一种和贝多芬的动机性结构完全不同的旋律结构。

 

 

费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 Chopin1810一1849 )是音乐史上一位极具创造力和独创性的作曲家,钢琴是他唯一的表现工具,他的风格因独特而易于识别,每一部作品乃至每一个乐句无一不显露出他个人的特点,作品中优美的旋律和富于感情的特性带给人们一种极其纯净的声音享受。肖邦是个很特殊的作曲家,他只对钢琴情有独钟,而对其它乐器都不太敏感,因此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属于钢琴领域。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由于其鲜明的民族性、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钢琴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艺术珍品。 

 一、肖邦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爱国热情

肖邦生于波兰,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时写了《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就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11月1日,他带着一杯家乡的泥土悄然离开祖国,前往巴黎。11月29日华沙沦陷,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国,一直在法国直到39岁英年早逝。他对波兰的故国之情深深根植于他的音乐作品中,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哀坳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一些夜曲和幻想曲)等等。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肖邦严辞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二、肖邦作品的旋律、和声、织体、结构独具特色

肖邦钢琴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旋律独具特色。他的钢琴音乐非常富于歌唱性,精美的旋律比比皆是,这是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他通过力度的层次安排及乐句的松弛控制,通过把手指沉到琴键里面的弹奏技巧,使钢琴真正地表现出了一种像弦乐乐器或人声一样具有呼吸的良好“歌唱”能力,即把声乐性的旋律自由地转化为器乐旋律,形成了一种和贝多芬的动机性结构完全不同的旋律结构(比如降D大调夜曲OP. 27中如歌的曲调就是这样的)。这样,一种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具有梦幻色彩的优雅,就在肖邦琴键下流淌出来了。另外他还以雅致精美的旋律在大胆闪耀的和声及巧妙的织体补充下,弥补了钢琴在长时值持续音方面的不足。为了弥补歌唱性的旋律在动力发展上的不足,以及旋律本身符合的曲式带来的大量反复的听觉缺憾,肖邦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与旋律相对应的带器乐性的装饰音。这种短时值的装饰音尽管属于器乐性质的,却仍带有一定的音乐特性,它们并不仅仅是一种外部形态上的丰富,更是对主要音乐思想的适当补充。而另一种带装饰性质的经过句,即一种以音群或音流的形态存在的装饰变奏,则更典型地体现了肖邦在旋律的动力性上的灵性。除了写作旋律的才能,肖邦在和声构建上的才华无疑是浪漫主义时期最璀璨的瑰宝之一。他的和声富于色彩,调性的变化非常微妙。他对和声色彩的敏锐感觉及其挖掘的才能使同时代的钢琴家们感到不知所措,而肖邦和声的最大特点是和声与旋律间有机生动的联系。几乎在肖邦的任何一首乐曲中我们都能够注意到旋律与和声的巧妙融合,这种融合是以建立和声的独立思维和表情为基础的。     

总之在谈到肖邦的旋律、复调及和声思维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不管是器乐性与声乐性的结合,复调思维在乐曲中的贯穿,还是和声的色彩运用,肖邦都不是凭空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而是通过他对钢琴这一乐器的风格把握予以它们完美的合。肖邦不能容忍任何“奔放”、任何“过分,这正是他创作钢琴作品的美学原则。因此肖邦音乐的色彩性并不是通过无节制的渲染达到的,而是通过音乐语言的所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著名的降A大调练习曲被人认为是肖邦的钢琴风格的出色范例。在深厚的低音和像是在呼吸的中音区的“歌唱的和声”背景上,上声部的音响极具表情,音乐所给人的平稳流畅、呼吸自如、纯真朴素、无拘无束、平静安谧的印象,首先是由琶音和弦的均匀进行,好像每一个大和弦都是整个地同时奏出而没有分解为琶音一样,音响可以随演奏者的心意自由地增强和减弱,和声丰富多彩,音色柔和优美。如歌的上声部从第一小节便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但这时很难分出哪个是旋律,哪个是伴奏,旋律与琶音和弦水乳交融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肖邦对钢琴踏板的运用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开发

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肖邦对踏板的效果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开发,在使用上以前的钢琴家们更复杂更精细。他和李斯特在使用踏板方面是真正的先驱者,之前还没有一个钢琴家如此巧妙地使用过踏板。肖邦的作品在使用踏板时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他的作品中已开始大量使用切分踏板了,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很先进的技术;2.他经常用长踏板来达到复杂的、浑厚、具有交响乐队般的音响效果,有的中间还包含着许多不协和的和弦外音甚至不同和弦;3.在他的作品中经常采用模糊踏板,就是换踏板时稍微推迟一点,使两个踏板的交接处界线模糊;;4.有时为了音乐表现的需要,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要用抖动踏板、半踏板或1/3踏板等等,当然这对踩踏板的技术和听觉的灵敏度都有较高的要求;5.肖邦常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他要求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总之,肖邦在钢琴作品中这么细腻的踏板运用,是为了要 达到音乐的某种气氛和烘托真挚的情感,有时甚至体现了明确的诗意或哲学思想。     

四、肖邦作品是“诗人”与钢琴的完美融合   

 

肖邦作品风格的独特魅力,不仅表现在作品的独特创作手法上,还在于他的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诗意,被世人喻为“钢琴诗人”。浪漫主义是包括了整个文学艺术诸领域的整体文艺运动,而各艺术门类之间的互通共融,更成为艺术大师产生的沃土。肖邦的一生是在波兰和法国渡过的,在肖邦的文化基因里,他既受到了时代风气的强烈熏染,更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和艺术门类而形成了超越性的成就。这两个国度,不仅是音乐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度,钢琴造就了一个音乐的肖邦,诗造就了一个文化的肖邦,文化与音乐的结合,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巨人。 肖邦的钢琴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色彩,也是他的“诗人”气质的体现。18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波兰,是一个遭受着强权蹂确的国度,对故国的拳拳爱恋之心,表现在肖邦的钢琴曲中。他以强烈的英雄气质展示了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性,歌颂与激励着民族反强权的斗争。在他的练习曲中,出现了《革命练习曲》、《华沙的陷落》是对1831年华沙失守的悲枪的反映。表现尤其集中的是他的波罗涅兹舞曲,李斯特说:“肖邦的波罗涅兹舞曲的强有力的节奏,可以使最懒散的麻木不仁的人都被惊动和振奋起来……大部分波罗涅兹舞曲都有雄赳赳的气概,它把英舅果敢与纯朴结合起来……当你在听肖邦的某些波罗涅兹舞曲时,你好象看见果敢奋进反对人的命运中所遭遇的一切不平和反对蛮横的人们那种坚强有力的步伐肖邦的op26 , op40 ,Op53和。p61是显著的政治性作品,它们是作曲家爱国情绪的表现,其中不难看出对过去光荣骄傲的回忆,对现在耻辱悲伤的沉思,对未来复兴光辉的幻想,它们充满了尚武的骑士精神,哀痛的抑郁情绪,充满反叛和暴动,充满光荣的胜利。舒曼也说:“如果北方的专制君王知道在肖邦的作品中,有一个多么危险的敌人在威胁着沙皇,他会禁止肖邦的音乐。肖邦的作品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这些作品以及所表现的精神,这和作为诗人的裴多斐“若为自由故”是多么的相似!他对祖国的深沉爱恋,对波兰民间音乐的发掘与弘扬,使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性的激情,也充满了人民性的精神,他无愧为伟大的音乐家,也无愧为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任何一部作品的思想表达都是简洁清晰而不进行任何意义上的矫饰,这也是肖邦音乐作品中最珍贵的精神。

在线订购